“邓主席,咱们石乳村的路灯全亮了!您快来看,孩子们在灯下跳皮筋呢魔投网,大家现在出来散步都感觉安全了!”近日,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人大主席邓超的手机里,传来镇人大代表、石乳村村支书易丹难掩兴奋的声音。挂掉电话,邓超起身前往石乳村。这条曾让村民摸黑夜行的路,此刻被300余盏太阳能路灯映照得如同白昼。
\n把群众期盼化作履职航向
\n今年3月,兴隆镇人大主席团在“代表进家门”走访活动中发现,路灯成了石乳村村民口中的高频词:“石乳村九安置点到环线再到老林业站的路,一到晚上就黑黢黢的魔投网,车辆往来频繁,太危险了!”“上周大坡的杜二哥骑摩托,就因为这段路没灯,加上路滑,直接开到排水沟里,摔伤了腿,现在都还在家里躺着呢。”“晚饭后想在场镇周边散散步,可天暗得早,又没路灯,实在是不方便,有些老人不敢出门散步,学生下晚自习也得摸黑回家。”“现在还好,到了夏天,城里来歇凉的人一多,人多车杂,没路灯真够呛……”走访的县、镇代表们深知“民生无小事,最是小事解民忧”,这看似不起眼的路灯,实则是关乎群众安全与生活品质的“民生大事”。为精准掌握情况,县、镇代表们组建了调研小组,召集群众、村干部开院坝会,用笔记本仔细记录每一条诉求;连续七天夜里沿线勘察,在老林业站附近,他们目睹一辆三轮车为避让黑影急刹侧翻,所幸无人受伤。“这不是小事,是关乎性命的民生大事!”邓超在调研笔记上重重画了个五角星。
\n凝聚合力破解建设梗阻
\n找准问题关键后,兴隆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组织县、镇人大代表主动担当作为。他们带着翔实的调研数据和充分的项目论证,多次与县级部门对接沟通,成功争取到高山移民后扶资金支持,为路灯及步道建设扫清了最关键的资金障碍。工程推进中,县、镇代表们又化身“服务员”,深入施工现场。面对部分村民对施工占地的顾虑,他们自掏腰包提着米油、带着规划和设计图,逐户上门耐心解释,用朴实的话语讲清路灯安装的长远益处:“灯一亮魔投网,晚上走路、干活都方便,安全也有保障。”最终,他们赢得村民群众全力支持,实现工程“零纠纷”推进。
\n守护“光明工程”长效惠民
\n6月中下旬,路灯安装进入冲刺阶段。为筑牢工程质量防线,邓超组织县、镇代表们成立专项监督小组,每天到现场检查,对路灯设备采购、安装工艺规范、线路安全保障等环节全程跟踪监督,确保每一盏路灯都经得起检验。“这个灯杆埋深不够,得再加30公分。”镇人大代表曾理煦用卷尺量着基础坑。易丹则盯着太阳能板角度说道:“角度偏5度,充电效率降三成,必须调准。”历经10余天的紧张施工,石乳村九安置点至环线到老林业站、石乳村大坡至清泉村办公室两条线路的300余盏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并顺利通电。路灯亮起来后,代表们又牵头建立“村集体+村民”共管机制,明确维护责任主体,开通了“路灯故障报修热线”,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响应、及时解决。
\n如今,夜幕降临,“小路灯”如繁星闪烁,石乳村的孩子们在路灯下追逐嬉戏,老人们坐在灯下品茗话家常,晚归的车辆不再鸣笛赶路,连路边的野花都被灯光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。
\n一盏灯虽小,却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,照进群众最需要的地方。当“光明工程”的暖光与万家灯火交融,映出的是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——从倾听民声到凝聚合力,从监督落实到长效惠民,人大代表们用实干让“小路灯”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“引路星”,让每一束光里都盛满群众的幸福与期盼。
\n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婧丹 通讯员 毛韦 廖山艳魔投网
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